为保证鞍山市千山区教育事业的优质均衡可持续发展,经鞍山市千山区教育局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合同制教师,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教师人数及岗位
本次招聘幼儿园合同制教师13人,保育员2人。
二、招聘教师合同签订方式
招聘人员与辽宁众人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合同。
三、招聘教师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宪法和法律。
2.报考幼儿园教师年龄应在18周岁以上,40周岁以下(1980年6月24日以后出生(含)至2003年6月24日(含)期间出生)。报考幼儿园保育员岗位年龄放宽至50周岁(1970年6月24日后出生)。户籍所在地为鞍山市(含海城、台安、岫岩)。
3.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品行。
4.具有适应岗位所需的专业和技能条件,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5.教师资格证任教学科应符合报名岗位专业要求。报考幼儿园教师须大专以上学历,须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报考幼儿园保育员岗须取得保育员初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6、要求考生取得毕业证书、教师资格证书、保育员资格证书为2021年6月24日前。未取得者不允许报名。
7、曾因犯罪受过各类刑事处罚,有犯罪嫌疑尚未查清或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现役军人,被开除公职的或被辞退未满五年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均不得报考。
四、招聘工作流程
(一)报名审核
1、报名方式:采取现场报名缴费的方式。
2、报名时间:2021年6月24日至6月28日
(上午8:30—11:30,下午13:00—16:30,周六周日除外)。
3、报名地点:鞍山市铁东区平安街3乙—s4号一楼,辽宁众人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万科金色家园东门博雅幼儿园隔壁)
4、报名材料:
(1)《报名登记表》(附件一)(照片处须为本人近期免冠正面证件照,本人签字处须手写)1份。
(2)《考生承诺书》(附件二)1份;
(3)《疫情防控承诺书》(附件三)1份;
(4)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
(5)户口簿原件及首页和本人页复印件1份;
(6)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
(7)学信网学籍在线验证报告(验证码需在有效期内)1份;
(8)教师资格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
(9)报考保育员的提供保育员职业资格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
(10)本人近期免冠一寸彩色照片1 张(与报名登记表一致)。
5、报名联系人
姜女士17640670883(8:30—17:00)
王女士18698630255(8:30—17:00)
6、资格审查
(1)资格审查工作贯穿招聘全过程(含试用期),一经发现应聘人员任何一个环节审查不合格将被取消考试和聘用资格。
(2)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与本人相一致。
7、缴费确认
考务费:每人50元。
8.注意事项
(1)每人限报一个岗位。报名信息一经审核通过,原则上不允许更改。已参加工作的考生需征得所在工作单位同意后方可报名,并自行解决与原工作单位人事劳动关系问题,出现纠纷由考生自负。
(2)报名实行诚信承诺制。考生报名时,要如实提交有关信息和材料,凡弄虚作假的或与岗位要求的资格条件不相符的,一经查实,取消其面试、聘用资格。
(3)考生自报名至聘用(报名审核、面试、资格审查、体检、考核、公示、聘用)期间,应确保报名时所填报的通讯工具畅通,以便招聘单位联络,因所留通讯方式不畅所致后果,由考生自负。
(4)考生在参加面试、体检、考核、签约入职等各环节中,均须遵守疫情防控有关规定。具体要求将在各环节公告发布时一并公布,届时请仔细阅读,并提前做好相关准备。
(二)面试
面试时间、地点详见准考证,准考证领取时间、面试人员名单、面试考试形式等将在辽宁众人公众号另行公告。面试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为60分,未达到合格分数线的不予聘用。
(三)体检:常规检查
面试结束后,根据面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按照计划招聘人数的1:1比例确定进入体检人选。体检由招聘方委托相关医疗机构,体检所需费用由考生个人承担。体检项目参照公务员录用标准及体检操作手册统一组织。
1、体检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2、体检不合格或自动放弃产生的岗位空缺,按照面试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递补。
(四)政审与公示
对体检合格的人员进行政审,政审合格人员名单,在“辽宁众人”公众平台进行公示,公示期为3天。接受社会监督,有问题并查实的,或一时难以查实的,不予聘用。产生的岗位空缺,依次递补。
(五)培训考核
由用人单位对体检合格的人员组织培训后进行考核。
(六)签订合同
录用考生统一与辽宁众人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合同,为期1年,试用期1个月。用人单位对聘用人员进行定期考核,由用人单位上报考核结果至主管部门进行审议。根据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择合同期内考核合格者优先与派遣公司续签合同,考核不合格者派遣公司予以解聘。
(七)福利与待遇
幼儿园教师聘用人员工资2500元/月(实领),享受“五险”,不享受其他教师福利待遇;幼儿园保育员聘用人员工资2500元/月(实领),享受“五险”,不享受其他教师福利待遇。
五、纪律与监督
公开招聘工作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严肃纪律,秉公办事,严禁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全程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监督。本次招聘从未指定任何单位和个人编写有关考试教材,也不委托任何单位和个人举办有关考试培训班。社会上凡称与本次考试相关的复习教材、培训班、网站、上网卡等,误导报考者的,均与本次招聘组织单位无关。本公告未尽事宜,由千山区教育局及辽宁众人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六、疫情防控要求
凡参加本次招聘考生,必须严格遵守有关疫情防控要求,履行个人责任,如实报告健康信息,对瞒报、谎报、不履行个人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法律责任,并取消考试资格。考生必须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要求,按照考试各环节安排,如实报备个人行程卡、健康码、所在地及个人健康状况等信息。
联系电话:0412-2666707
点击下载>;>;>;
1、《报名登记表》
2、《考生承诺书》
3、《疫情防控承诺书》
鞍山市千山区教育局
辽宁众人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2021年6月23日
原标题:2021年鞍山市千山区公开招聘幼儿园合同制教师及保育员公告
文章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sh5cmf1ukpg-arbbyf5btw
一、请你谈一谈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重要意义。【学科知识】
【参考答案】
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我国仅仅抓住世贸组织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新的冲击和挑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果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与生活水平。实践证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战略决策时完全正确的。
二、请你谈一谈我国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学科知识】
【参考答案】
第一,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式,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第二,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法发展新优势。
第三,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第四,必须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
三、请说一说我国有关“走出去”和“引进来”的事例。【学科知识】
【参考答案】
“走出去”:例如“一带一路”建设构成了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战略新格局和周边外交战略新框架。“一带一路”翻开对外开放战略历史新篇章。从开放的内涵上来讲:“引进来”转向“走出去”,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从开放的广度上来讲:为发展中国西部地区,实施向西、向南开放的战略,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从开放的深度上来讲,顺应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实现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引进来”的案例:五年来,我国吸收外资呈现四大亮点:
一是利用外资的规模保持稳定。在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下降2%的大背景之下,2016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达到了86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013年到2016年,全国累计新增外商投资企业10.1万家,实际引进外资5217亿美元。我国引进外资已连续25年位居发展中国家的首位。
二是利用外资的质量不断提高。外资更多流向高新技术产业,2016年高技术业引进外资占比达到了19.1%,比2012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超过2400家。
三是外资管理体制发生根本变化。凡不涉及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外资企业,设立及变更的事项由审批改为备案管理,改变了实行30多年的“逐案审批制”,实现了对外商投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
四是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提升。2016年,外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6%,高于全国平均增速7.5个百分点;外资企业出口占全国的43.7%,纳税占18.3%,就业占城镇总就业人数的9.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占全国的25.2%。外资企业数量不到全国企业总数的3%,创造了近一半的对外贸易和1/5的财政收入。
四、说一说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设计】
【参考答案】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作用。
识记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识记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对外政策的相关知识,提高辩证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的内容,树立对外开放的观念,且在开放的过程中要有开阔的胸襟,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在发展对外经济时要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爱国主义精神。
点拨:
(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反射不完整反射活动无法完成。
(3)视觉、听觉及其嗅觉等在大脑皮层形成。
例1.成语“惊弓之鸟”出自《战国策.卷使其.楚策四》:“更赢”与魏王处京台之下,然则射可至此乎?更赢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赢以虚发而下之,下列各项反射活动中,与成语“惊弓之鸟”最相近的是( )。
a.吃山楂时分泌唾液 b.排尿、排便 c.老马识途 d.眨眼反射
例1.【答案】c。解析:“惊弓之鸟”是动物后天形成的,属于条件反射。“吃山楂时口腔中分泌唾液”、“眨眼反射”、“排尿反射”,是动物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即非条件反射,与“惊弓之鸟”的条件反射类型不同。“老马识途”,是动物后天形成的,属于条件反射。因此与“惊弓之鸟”这一反射类型相同。故本题选c。
例2.北京市近年涌现出很多共享单车,为市民的出行提供的极大的方便,某同学骑着共享单车行驶在放学路上,遇到红灯信号后停车等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看到红灯后,视觉产生在视网膜上
b.遇到红灯停车这一反射受大脑皮层控制
c.光线经过晶状体会发生折射,在视网膜上呈倒像
d.骑车过程中需要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等共同参与
例2.【答案】a。解析:红灯信号形成的物像在视网膜上,视觉产生在大脑中的视觉中枢,a错误。遇红灯停车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反射,因此属于条件反射,b正确。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折光系统的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的折射,就在视网膜 上形成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物像刺激上面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传到大脑皮层的,形成视觉,c正确。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三种器官组成。人骑车过程中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全身肌肉收缩,牵拉其所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结为枢纽,产生杠杆运动,完成骑车这项运动的过程,d正确。
公元前218年,叙拉古和罗马帝国之间发生战争,是在阿基米德年老的时候,罗马军队的最高统帅马塞拉斯率领罗马军队包围了他所居住的城市,还占领了海港。
阿基米德虽不赞成战争,但又不得不尽自己的责任,保卫自己的祖国。阿基米德眼见国土危急,护国的责任感促使他奋起抗敌,于是阿基米德绞尽脑汁,日以继夜的发明御敌武器。
2、投石器和起重机
阿基米德利用杠杆原理制造了一种叫作石弩的抛石机,能把大石块投向罗马军队的战舰,或者使用发射机把矛和石块射向罗马士兵,凡是靠近城墙的敌人,都难逃他的飞石或标枪······阿基米德还发明了多种武器,来阻挡罗马军队的前进。
根据一些年代较晚的记载,当时他造了巨大的起重机,可以将敌人的战舰吊到半空中,然后重重地摔下使战舰在水面上粉碎。
3、镜子聚光。
太阳的光和热使地球上的万物生长,它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能量。那么,是谁最早想到把太阳能聚集起来加以利用的呢。
古希腊的叙拉古城遭到了罗马军队的侵袭。罗马军队乘着张帆的战舰,耀武扬威地驶向叙拉古港口,叙拉古城的青壮年和士兵们一起上前线去了,城里只剩下了老人、妇女和孩子,处于万分危急的时刻。
就在这时,老阿基米德为了自己的祖国又站了出来。他让妇女和孩子们每人都拿着自己家中的镜子一齐来到海岸边,让镜子对准强烈的阳光,集中照射到敌舰的主帆上。
千百面镜子的反光聚集在船帆的一点上,船帆燃烧起来7,火势趁着风力,越烧越旺,罗马人不知底细,以为阿基米德又发明了新式武器。就慌慌张张地退却了。
4、阿基米德之死
公元前212年,罗马军队进入了叙拉古。罗马军队的统帅马塞拉斯下了一道命令:“要活捉阿基米德。” · 在战争失败后,阿基米德对现实采取了学者的超然漠视的态度,专心致力于数学问题的研究。
有一天,阿基米德坐在残缺的石墙旁边,正在沙地上画着一个几何图形。一个罗马士兵命令阿基米德离开,他傲慢地做了个手势说:“别把我的圆弄坏了!”
罗马士兵勃然大怒,马上用刀一刺,就杀死了这位古代科学家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被杀的消息传来,最为惋惜的就是那位罗马军队的统帅马塞拉斯,他为阿基米德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5、金冠的故事
叙拉古的亥厄洛王叫金匠造一顶纯金的皇冠,因怀疑里面掺有银子,便请阿基米德鉴定一下。当他进入浴盆洗澡时,水漫溢到盆外,于是悟得不同质料的物体,虽然重量相同,但因体积不同,排去的水也必不相等。根据这一道理,就可以判断皇冠是否掺假。
阿基米德高兴得跳起来,赤身奔回家中,口中大呼:“尤里卡!尤里卡!”(希腊语意思是“我找到了”)他将这一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即物体在液体中减轻的重量,等于排去液体的重量,总结在他的名著《论浮体》中,后来以“阿基米德原理”著称于世。
1.显酸性的溶液
a.ph<7或c(h+)>;c(oh-)或c(oh-)=10-(8~14) mol·l-1(25 ℃)。
b.能使ph试纸显红色的溶液。
c.能使甲基橙显红色或橙色的溶液。
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的溶液。
2.显碱性的溶液
a.ph>;7或c(h+)
b.能使酚酞溶液显红色的溶液。
c.能使紫色石蕊溶液显蓝色的溶液。
d.能使ph试纸显蓝色的溶液。
3. 可能为酸性也可能为碱性的溶液
a.与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注:不能为hno3形成的酸性溶液)。
b.由水电离出的c(h+)=1×10-n mol·l-1或c(oh-)=1×10-n mol·l-1的溶液,常温下n≠7
(说明:n<7水解显酸性或碱性,n>;7加酸或加碱抑制水的电离)。
c.与nh4hco3或(nh4)2co3等反应放出气体的溶液。
【例题精炼】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fe3+、mg2+、scn-、cl-
b.c(h+)/c(oh-)=1×10-12的溶液中:k+、na+、co32-、no3-
c.c(fe3+)=1 mol•l-1的溶液中:na+、nh4+、alo2-、so42-
d.明矾溶液中:k+、nh4+、no3-、s2-
【答案】b。解析:a.fe3+、scn-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溶液呈碱性,离子之间不反应且和氢氧根离子不反应,所以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
c.fe3+、nh4+和alo2-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nh4+、al3+和s2-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离子共存,侧重考查复分解反应、络合反应、双水解反应,明确离子共存条件及离子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隐含信息的理解和运用,题目难度不大。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在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中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运动过程和运动影响是常考知识点。题型多以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以及论述题的形式出现,故将此部分内容整理如下,以供大家备考。
二、典型例题
1.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其主要依据是( )。
a.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b.《资政新篇》的实施
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d.是历次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2.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是( )。
a.天京事变 b.天京城外的破困战
c.西征 d.北伐
3.《资政新篇》是洪仁玕在总理朝政之初向洪秀全条陈的新的治国方略,堪称当时国内最为完整和先进的近代化纲领。洪仁玕条陈《资政新篇》意在( )。
a.维护农民利益 b.发展资本主义
c.改革国家内政 d.获取列强支持
4.1860年,《北京条约》签字后英国驻华公使布鲁斯说:“我们永久性的利益在于贸易,而贸易的繁荣全赖于秩序和安定”“中国政府的垮台只会对英国的非领土权益造成严重损失……英国的利益依靠一个中央政府的存在”。为此,英国( )。
a.放弃了割占中国领土的要求 b.要求中国开放全部沿海港口
c.提出外国公使必须进驻北京 d.积极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军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平天国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并加以简要评价。
6.名词解释
《资政新篇》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解析:此题解题的关键在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所谓的革命性质是由革命的任务所决定的,联系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史实,民主革命是指以反对封建主义和反侵略作为主要任务的革命,故选c项。
2.【答案】a。解析:考基础知识识记。1856年,天京变乱使得太平天国由胜转衰,故本题选a。
3.【答案】c。解析:天京变乱之后,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了“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局面,此时,洪仁玕总理朝政,提出了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它也成为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文献,所以c正确。
4.【答案】d。解析:材料说明英国持续贸易在于清政府国内秩序的稳定,为此,英国派出华尔洋枪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故d项正确;其他三个选项不符合材料中“全赖于秩序和安定”的信息,排除。
5.【参考答案】
土地分配方案: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田地分为9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
评价:代表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是实行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空想。
6.【参考答案】
《资政新篇》,作者洪仁玕,他向洪秀全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文献。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近代中国的先进人士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没有付诸实施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对太平天国革命的发展未产生显著作用。